亲亲宝贝育儿网为广大婴幼儿父母提供权威科学的母婴育儿知识

影响孩子成长的踩坑因素有哪些?_宝贝_身高_来源

母婴育儿 2024-05-13 浏览(1159) 评论(0)
- N +

男生放长假后第一次见同学,发现对方又长高了。他崩溃了,大喊:“没有正义!”"

小孩子也这么在乎身高。在父母爱谈的育儿话题中,“身高”从来不缺席!

但是在通往宝宝身高的路上,还是有很多坑...疯狂补钙,营养液,甚至拉伸...当你的宝宝是面团的时候!?

成长的黄金期,请汇聚“天时、地利、人和”,让宝宝正确地跳起来!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一个

第一坑:你觉得你家宝宝矮!

父母经常用这句话来询问这个话题:

“我家宝宝X岁,身高xx。很短吗?”

要知道,遗传因素对身高的影响很大。如果宝爸妈本身身高不理想,宝宝矮一点也很正常。

如果宝爸妈都不矮,怎么判断宝宝矮不矮?

不要随便和别人家的娃娃比身高,要参考儿童身高发育参考表:

展开全文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如果宝宝在正常范围,就顺其自然,等高个子来。如果你暂时落后,也不要气馁。毕竟宝宝都是潜力股。

此外,许多父母实际上一直在错误地测量婴儿的身高。

记住:宝宝2岁以下时,体长是以卧位测量的,宝宝2岁以上时,是以站立位测量的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2

二号坑:你信这些谣言!

宝宝骨密度低,估计以后长不高。

宝宝的成长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,不可能通过一次检查就预测出宝宝最终的身高。

况且宝宝处于生长期,骨密度值低也是正常的。

青春期不就长高了吗?现在不在乎了。

不对!宝宝长高有两个黄金期,一个是婴儿期,一个是青春期。

步兵是婴儿成长最快的时期。如果你忽视它,你会后悔的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我和我的伴侣都不高,宝宝也不高。

孩子的身高遗传7分,努力3分。

如果父母正确帮助其发育,宝宝会有8~15cm 空的上升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担心宝宝身高的家长们又看到希望了吗?

但是,啊,帮助宝宝长高的路上有各种坑,不仅不能帮助宝宝长高,而且有害!让我们清除地雷。

三号坑:我们试试这些方法吧?

把牛奶当水喝。

牛奶虽好,但也不要贪吃,否则会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,从而影响铁、锌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。

吃钙片。

吃再多的钙,不吸收又有什么用?补充过多还可能导致便秘和肾结石!

想要长高,真正需要的是维生素D,促进身体吸收钙。

吃补品怎么样?多化妆,宝宝肯定长高了。

补药容易让孩子发育早,加速骨骺闭合。到时候宝宝不仅长高了,还会变成一个功能失调的小胖子。

拉伸神器,打生长激素,吃高原药怎么办?

这就是现代版的“拔苗助长”。

担架和拉伸床只能暂时增加关节空间,造成宝宝个子高的错觉,容易损伤宝宝的骨骼。

生长激素是一种药物。只有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,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治疗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(CFDA)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中,没有“长高”这一项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市面上的增高药对增加身高没有效果,还可能影响宝宝最终的身高。结果他们没有买到身高,只买到了遗憾。

填坑三招:现在运动排第一!

“运动”应该是长高的主力

运动对宝宝长高很有帮助,得到合理的阳光照射,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,促进钙的吸收。

这个五一假期,阳光明媚,父母有空闲暇。不带宝宝出去散步是浪费时间。

活动地点:强烈建议家长避开人群密集的区域,带宝宝去公园、社区广场等地活动。

时间:尽量避开上午10:00-下午16:00,这样宝宝不会被晒伤。如果带宝宝外出时阳光强烈,也可以选择在阴凉处活动。

体育:我们按年龄来看。

2岁以下的宝宝可以多做踢腿、踮脚拿东西等简单的拉伸运动。2岁以上的宝宝可以练习下图的运动。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饮食来协助。

宝宝不能“营养高就多吃”,要在保证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摄入的情况下,平衡营养结构。

一节大大建议这样安排: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良好的睡眠给你长高的耐力。

睡眠状态下生长激素的分泌是清醒状态下的3倍左右,尤其是晚上!

做好睡眠计划,睡眠才能长久!

图片来源:科学家庭育儿原创

说到高个子,科很大程度上想到了黄多多。她今年14岁,身高170cm左右。和她妈妈站在一起,没有太大区别。

来源:孙俪微博@ Doma 7788

黄磊透露,多多长高是因为一个好习惯:每天睡前喝一杯牛奶,帮助睡眠补充营养,10分钟压腿。

看,这是一个集睡眠、运动、营养于一身,然后长高的案例。

而且,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很重要!孩子抑郁会影响饮食和睡眠,不利于生长激素的稳定分泌,也会影响身高。

各位,让宝宝在长高之路上走得安全又开心吧。

标签:

亲亲宝贝育儿网推荐阅读: